北安林戈庄:一块“学童”为“学嫂”立的碑
从林戈庄村沿流浩河往西约1公里处有一桥闸,初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横跨流浩河,连接南北田野。去年冬天,友人孙友军先生在河里钓鱼时,无意中在桥洞里发现桥体有三块碑石,是被当做铺路石铺作桥面,其中一块碑阳在下,两块碑阴在下。
这三块碑石均与杨氏家族有关,分别命名为:杨乃莘妻张氏节孝碑(碑阴在下),杨孝柄妻吴氏贞节碑(碑阴在下),杨可箂妻王氏贞节碑(碑阳在下)。
(流浩河桥洞)
即墨《杨氏族谱》记载:即墨杨氏始祖乃胶水公,原籍浙江嘉兴秀水,宋神宗时,任莱州府胶水(今平度)儒学教授,因兵变不能南归,卜居即墨县灵山之阳,旧称三官社山前杨家(今为北安街道林戈庄)。此后耕读仕进,瓜瓞延绵,为墨邑望族之一。
三块碑石拓印后,由周怡教授题跋,现陈列于林戈庄村的杨氏宗祠。
杨乃莘妻张氏节孝碑和杨孝柄妻吴氏贞节碑前面已经讲述过,今天专门解读杨可箂妻王氏贞节碑。
该碑与杨乃莘妻张氏节孝碑是在林戈庄村西流浩河桥同一个桥洞中,两碑并列,制式相同。
碑面正中镌刻题词“节孝兼全”, 四个楷书大字书刻俱佳,飞白与牵丝映带镌刻清晰,字势飞动,坚劲饱满,庄严肃穆,有凛然不可侵犯之感。右款为“皇清敕旌贞节孺人儒童杨可箂妻王氏”。左款为“光绪八年十月榖旦 阖学仝立”。
周怡教授篆书联句于碑拓两侧,跋文上下款释为:
即墨清代进士杨玠《题贞女台》诗尾句“请看台下口碑诵,谁说当年有康王”。孙友军先生访碑于林戈庄村西、流浩河桥下,王振安先生传拓并赠杨氏之后。
碑刻右款上的“皇清”即“大清”的意思。“敕旌”:“敕”为皇帝的命令或诏书,“旌”是表彰,即奉皇帝的命令表彰。有皇帝的年代,贞节碑是奉皇帝圣旨立的,碑身之上会有精美的盘龙碑头,两条龙头颔下正中刻“圣旨”二字。桥洞里的这三块贞节(节孝)碑应该都有盘龙碑头,用作桥板时截去,不知弃于何处了。
清代的贞节碑存世较多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推倒后有的被铺作桥板,有的被垒作猪圈和大队饲养室,有的被镩巴成猪食槽子,有的砌在井口井台……至今在沟壑田野中尚可见到一些残碑断石。当今的人们喜爱收藏,清代的贞节碑也算是稀罕物了,但是“收藏家”们独爱碑头,对碑文内容却不以为意,因为碑头上有盘龙和“圣旨”;而碑文内容多是大同小异。对于碑刻的书法,那一般不会是名碑名刻,年代也不够久远,更是没有多少人在意鉴赏了。由于“收藏家”们钟爱圣旨盘龙碑头,因而当今也有专门做碑头这门生意的。
节孝碑、孝节碑统称贞节碑,是为表彰贞节女性而立。贞节旌表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见于记载,至明清已形成一套严密而规范化的制度。贞节旌表可分为“节妇”和“烈女”。清代沿用明制:节妇定义为三十岁之前丧夫,守节到五十岁以上的妇女。烈女一般是指妇女为维护自身的贞操而死的行为。节妇是指代死去的丈夫奉养翁姑(公公婆婆)谓之孝节或节孝。清代对丈夫去世后殉死的妇女不再像明代那样鼓励,因此主要是旌表节妇。
(南林戈庄村杨氏族人故居)
杨为国先生介绍,在南林戈庄村西流浩河南岸原有即墨杨氏墓地。但贞节碑不是立在墓地的墓碑,一般应是立在官道、通衢、重要路口等人流较多的地方,如有官员路过,“文官下轿,武官下马”,表示敬仰。
我原以为贞节碑、贞节牌坊是在节妇离世之后人们为表彰她而立的,而实际情形恰好相反。明代朝廷即已规定,旌表立碑应当是在节妇活着的时候,人已离世则不得旌表。但申请贞节旌表的手续繁复,时间漫长,动辄数年。有些节妇,在达到了旌表条件标准之后,族人为她申请旌表立碑,在漫长的申请过程中就离世了,希望化作了泡影,这真会是死不瞑目啊!后来在明嘉靖三年,朝廷听从民意,就把这一条规定给废除了。这样,假若已经过了一些层层申核的基本关口,只待朝廷盖大印这一关,此时节妇盼不到走完申请程序就闭了眼,只要手续完备,审核属实,朝廷的大印还是能够盖上,圣旨还是可以下达的。
虽然贞节旌表有严格的标准,但并不是凡符合条件的节妇都能够得到这一殊荣。申请程序繁复漫长,竞争激烈,胥吏把持权力,往往是名门旺族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,财微势弱的家族难有机会受旌。
这块碑的右款的意思是:此碑是根据朝廷的命令为表彰杨可箂的妻子王氏立的。查即墨《杨氏族谱》,自杨氏始祖胶水公始,可箂为十六世。《杨氏族谱》载:“可箂,方翕长子,配王氏,贞节,享寿八十,嗣子贵扬”。可箂早逝,王氏过继可箂三弟可kui(此字上“竹”下“癸”,无法打印)的儿子贵扬为嗣子,抚养贵扬成人,承继可箂一门香火。从可箂往上,也多有继嗣,可箂的父亲也是过继过来的。这种继嗣制度,称作移枝接木,使家庭成员老有所养,幼有所抚,保障宗族财产在族内传承,有利于维护宗族团结与稳定。杨可箂妻王氏活到了八十岁,抚养贵扬成人,子孙绵延,开枝散叶,繁荣壮大。杨为国先生介绍说,杨可箂就是他的天祖,贵扬是他的高祖。为国先生儿女双全,孙儿绕膝,上有老母,四世同堂。从光绪八年立碑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八年,杨可箂与孺人王氏子孙已繁衍八代了。
碑刻左款,立碑时间是光绪八年,即1882年。立碑人是“阖学仝立”。
杨可箂是“儒童”,又称文童或学童。这块碑应该是同学们为“学嫂”立的。